安徽监管局:四措并举 提升预算编制工作质效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1日 08:39
安徽监管局:四措并举 提升预算编制工作质效
安徽监管局全面贯彻落实财政部2026年度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作为发挥职能职责的关键因素,强化组织保障、提升编制精度、优化编制流程、做好复核沟通,大力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年度预算更加符合单位实际需求,为财政监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工作合力
局党组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科学决策、靠前指挥,在办公室牵头编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业务处工作责任,形成“局领导统筹抓总、办公室牵头组织、业务处全力配合”的联动机制,在预算编制的全过程,凝聚全局合力,充分调动各处室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预算编制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预算编制过程中,办公室和各业务处加强沟通交流,紧紧围绕工作内容编制绩效目标,按预算支出标准将业务工作计划转变为预算项目数据,汇总形成全局的人员、公用和项目预算,报局党组研究审议。
二、严把数据质量,提升预算精准
一是夯实基础数据。建立健全基础数据动态调整机制,对单位信息、人员信息、工资信息、资产信息、项目库信息实施动态调整,根据变化实时调整,确保预算编制时间节点上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二是梳理历史数据。整理分析全局近3年的历史收支数据和业务工作台账,对各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核实,对历史数据进行趋势预测,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三是细化收支数据。收入预算编制方面,除年度财政拨款收入外,充分考虑结转结余资金以及利息收入等其他收入的规模和支出需求,确保收入预算全面完整,以收定支;支出预算编制方面,进一步明确支出标准、细化支出项目,规范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和标准。四是做实绩效指标。根据年度支出内容变化,对绩效目标的量化数据指标进行适配性调整,实事求是,设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绩效数据指标,引导各处室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三、优化编制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推进预算编制全流程信息化。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编制、审核、汇总、上报等环节的线上编报。通过部办公厅系统设置的功能模块,首先填报基础信息,包含单位、人员、住房及土地、公务用车、资产情况等;其次填报支出和收入情况,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人员类、运转类、特定目标类和公用经费四大类别进行编报。上述编报完成后,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对“一上”预算进行自动校验和汇总审核,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工错误。二是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编报工作。根据部办公厅工作安排,制定详细的预算编制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打好提前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防止因时间紧而影响编制质量。在编制过程中,加强时间节点管控,与部办公厅和局内各业务处保持实时沟通,确保整个预算编制工作有序稳妥推进。
四、做好复核沟通,及时跟踪反馈
汇总完成的单位预算经内部审核后,按时上报部办公厅进行复核。一是做好预算数据的备份和归档,确保预算编制过程的数据可追溯。上报完成后,我局及时对基础信息、资产采购、项目信息等数据进行电子化归档,确保测算过程全留痕,支出规模可追溯,为预算复核和修正做好准备。二是紧密关注复核反馈意见,及时提供预算支撑材料和解释说明。及时根据复核意见,积极与部办公厅汇报沟通,对提出的疑问和未尽事项进行解释说明。如资产采购预算,及时提供货物类的市场询价材料和必要性说明。项目支出预算,及时提供近年的业务工作台账、购买服务协议、存量资产目录等支撑材料。三是依据复核意见,迅速按要求调整预算。依据部办公厅的复核调整意见,及时根据工作要求和程序调整预算申报内容和数据,重大事项报局党组研究审议后上报。对预算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工作总结,分析编制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