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专家如何抽取?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04日 09:52
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专家如何抽取?
某市空气监测设备采购项目曾因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无“空气监测”专业类别,被迫抽取“教学仪器”专家,引发供应商投诉。这一案例暴露出传统本地化评审模式在专业匹配与公平性上的双重困境。远程异地评审通过跨区域资源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无人可抽”或“专业不对口”的困境,降低“熟人评审”概率。那么,远程异地评审专家如何抽取?主、副场评审专家人数如何分配呢?
从主场和副场分别抽取专家
人数配比结合项目灵活设定
“本省内实施远程异地评审的,评审专家由项目所在地采购人从本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跨省开展远程异地评审项目的,主场评审专家从主场所在省份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副场评审专家从副场所在省份的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某县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向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介绍。
那么,主、副场评审专家人数是如何分配的呢?据了解,关于主场与副场评审专家人数配比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强制性规定,但地方实践中已有探索模式。例如,江西省明确评标委员会成员为5人的,主场成员不超过2人;为7人时,主场成员不超过3人;为9人及以上的,主场成员不超过总数的二分之一。湖南省明确主场评审专家(含采购人代表)人数最多不超过专家总数的二分之一。福建省明确采用远程异地评审的项目,抽取异地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当次专家人数的三分之一。
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浙江省等地还对同一副场专家人数作出要求,明确当有两个以上副场时,在同一副场参与评审的专家不超过专家总数的二分之一。
“专家人数在主场和副场的分配并非关键,关键在于专业匹配和独立评审。”某市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通常情况下副场专家与采购人、供应商、代理机构等无直接交集,适当提高副场专家比例,可减少“打感情分”“倾向性打分”的情况。同时,限制同一副场专家不超过半数,也是为了防范地域操控、避免专家扎堆形成倾向性意见。
在广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杜琳看来,无论主场还是副场,评审专家总人数必须符合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定,主、副场评审专家人数分配应以保障评审独立性、专业性、公正性和效率为根本原则,结合项目特点、专家资源分布和区域协作机制灵活设定。
缓解专家“无人抽”困局
沟通和补抽时效仍难保障
那么,远程异地评审在专家抽取与使用方面存在哪些利弊呢?政府采购资深专家朱萧俊介绍,远程异地评审可以打破地域壁垒,解决冷门专业专家本地数量不足的问题,减少评审专家被围猎或“权力寻租”的可能性。同时,被抽取的评审专家就近参加评审,可一定程度降低评审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
但朱萧俊也提出,远程异地评审对线上评审系统的要求较高,尤其是音频交流的质量要求,若有一个地区的专家语音通话不畅,就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评审进程。同时,有的地区尚未建立独立评审舱,同一评审室内多名专家同时评审容易产生声音干扰,评审专家沟通的及时性和充分性难以保障。此外,远程异地评审对评审组长的能力要求较高,有的远程异地评审采购人不派代表,采购代理机构也不进场,评审组长不仅要协调主、副场评审专家,掌控评审进程,还要独立上传附件、录入评审信息、编辑评审报告等,工作量非常大。另外,虽然专家就近评审一定程度上可节省交通成本,但线上评审有时会因语音系统或信号问题导致沟通不畅,评审时长延长,相应劳务报酬也会增加。
“我们经常作为副场组织远程异地评审。在抽取专家时,要特别注意专业是否与采购人提供的专业相关,评审专家库相关专业专家数量是否满足要求,一般需达到3人以上,我们才启动抽取流程。”某省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向主场推送专家信息时,要注意专家信息的保密性,尤其是专家的联系方式尽量不要给,避免长期建立起“熟人圈子”。
另外,针对主、副场评审专家因故不能参加评审,导致评审现场专家数量不符合规定如何补抽的问题,记者了解到,有的省份明确由系统自动在该场地所在地随机补抽评标专家,也有的省明确项目采购时间特别紧急的,可在主场补充抽取专家。“对于遇到需要依法补抽专家的情形,因补抽的时间限制,基本上很难实现远程异地及时补抽。”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采购从业人员透露。 董莹